農業智庫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農業智庫 > 藥用動植物
雲芝栽培技術
資料來源:中國農副產品交易市場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雲芝性寒,味微甘,有清熱、消炎功效。現代醫藥學研究表明,從雲芝子實體、菌絲體、發酵液中提取的多糖,均具有強烈的抑癌活性,並在日本成為一種抗惡性腫瘤的藥物。國內除用於肝炎外,還試用於肝癌的預防和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對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活動性肝炎等都有較好的療效。中國已研製出“雲芝肝肽”等製劑,用於臨床。雲芝野生資源豐富,人工栽培也易成功,可根據市場的需求,酌情進行人工栽培。
一、生長條件
1.溫度:菌絲適應性很強,3~31℃均可生長,最適為25~28℃;子實體最適生長溫度為25~30℃。
2.濕度:段木栽培,含水量需42%~47%;袋料栽培時,培養料含水量為60%左右。子實體發生時,空氣相對濕度要求85%~90%,低於80%或高於95%,均生長不良。
3.空氣:雲芝是好氣性真菌,在通氣良好的環境中菌絲生長迅速,子實體發育健壯。
4.光照:菌絲生長不需要光線,子實體發生需散射光的刺激,同時子實體有向光生長的特性。
5.酸鹼度:喜酸性環境,pH4~5.6生長良好。
二、袋料栽培
1.培養基配方:雜木屑78%、麩皮20%、糖1%、石膏粉1%。
2.拌料:按培養基配方準備好材料,加水充分拌勻,含水量以60%、pH6左右為宜。
3.裝袋滅菌:培養料配製好後,儘快裝袋,分裝入15×55釐米或17×30~38釐米、厚4絲米的聚丙烯或聚乙烯袋內,紮緊袋口或套上塑膠套環和蓋。用常壓100℃保持10小時或高壓0.137兆帕保持1.5小時滅菌後,置冷卻室或接種室冷卻,然後按無菌操作規程接種。
4.接種培養:將接種的菌袋置培養室層架上培養或地面牆式疊放培養。控溫27℃左右、空氣相對濕度70%以下,遮光培養。約4天後,觀察菌絲萌發情況,污染雜菌的菌袋要搬走。一般經過30天左右培養,白色濃密的菌絲可長滿全袋。
5.出芝管理:當袋內有原基突起時,將菌袋平臥排放在層架上,袋間距離15釐米左右,除去袋口棉塞或塑膠蓋。同時,在袋上劃一個交叉口,方法與木耳栽培相似。亦可在床架上鋪一層6釐米左右的沙或砂壤土層,然後將菌袋薄膜除去,把菌筒放在沙或砂壤土上。菌筒的1/3埋在沙內,菌筒間距離約10釐米。也可放在室外菌棚下的菌架上。排放好後,要求溫度25~28℃,增大空氣相對濕度(以85%~90%為宜)、適當增加漫射光和通風,促使子實體發生。子實體發生後的管理方法與靈芝袋栽相似,一般情況下,雲芝可採收1~2批。
資料來源:中國農副產品交易市場http://www.caspm.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