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農業信息

農業智庫

線上展覽

農業商務 市場行情 農業名錄 入口網站
 
 
 您好  農業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農業智庫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農業智庫 > 水產漁業 > 養殖管理

如何提高越冬魚的成活率


資料來源:中農網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去年廣東增城市市在魚類越冬期間(12月-1月),中新鎮一養魚戶43畝魚塘死魚2萬餘斤,荔城鎮羅崗村一養魚戶17畝魚塘死魚8千餘斤,荔城鎮橋頭魚苗場一口魚種塘死魚種5萬餘尾,給漁業生產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要切實做好預防越冬成魚(魚種)死亡的工作,其措施如下:

  死亡原因

  1、水體嚴重缺氧到了冬季,因乾旱缺乏水源補充,水中浮游植物量減少,光合作用弱,產氧量少,造成供求失衡,產氧量小於氧氣消耗量;水體由於塘頭豬禽場的禽排泄物落塘或由於投飼,施放肥料及水生動物(魚類)排泄物積累,有機物多,大量消耗氧;再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如1升水體含二氧化碳80毫克以上會使魚類中毒死亡),硫化氫過多超標,亦會造成魚類(種)慢(急)性中毒死亡;魚類(種)放養密度大,引起缺氧死亡;防寒過冬措施不力,凍傷染病(水黴病、寄生蟲病)死亡;池塘保水性差,滲漏嚴重,造成缺水缺氧死亡。

  2、規格小,禦寒能力弱在越冬期間,魚種苗基本停食,少活動,新陳代謝緩慢,只靠積貯的體能維持生命。經過一個寒冷的冬春,常會因耗盡體能而死亡。

  3、機械損傷因拉網捕撈或魚種並塘的機械損傷染病(水黴病和寄生蟲病)死亡。

  4、管理不善如池塘漏水時沒有及時補充新水,缺水缺氧死亡;氨氮超標,硫化氫等有害氣體過量,沒有及時加注新水淡化毒物造成中毒死亡;受寒潮凍傷魚體表患水黴病等沒有及時進行水質消毒、投藥餌而造成死亡等等。

  預防措施

  1、選好越冬池塘越冬塘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魚種成活率和成魚的生長增產。選塘的條件如下:背風向陽,保水性好,魚種池面積3-5畝,成魚塘面積5-10畝以上,排灌水方便,南方池塘水深2-3米,北方池塘結冰後水位也要保持2米,有條件的可選擇有溫泉水的池塘(對保護熱帶、亞熱帶魚類過冬最為有利)。

  2、培育大規格魚種過冬魚種規格越大,體格越健壯,越肥滿,越具有較強的抗寒冷能力和耐缺(低)氧能力,死亡率較低。魚種過冬規格在12釐米以上。轉入秋季時,應合理投營養豐富的精飼料,便於育肥育壯,積蓄能量,防寒過冬。如果是養殖成魚(達不到上市規格或想轉入第二年春節後疏市季節出售者),也應投充足的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飼料,培育肥壯準備過冬。

  3、培肥水質,適時投放入冬前,池塘要作適當清整,清塘消毒,培好水質。一畝塘水深1米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水潑灑,再用茶麩60-75 公斤(打碎泡水24小時後)潑灑。生石灰可中和酸性,提高pH值,改良水質,釋放營養素;茶麩可殺滅野雜魚,藥性過後,可培育豐富的浮游生物,同時也是魚類喜吃的營養餌料。水質消毒後,畝塘施放發過酵的有機肥500公斤,培肥水質,使魚種落塘後即可攝食豐富的餌料。適時投放就是掌握好放養時間。投放太早,水溫高,魚類活動頻繁,耗氧和耗體能較大;投放太晚,天氣寒冷,操作拉網可損傷魚體表,易感染水黴病,會造成大批量死亡。故之,一般選擇在11月中旬,水溫在12-15℃時並塘放養。

  4、合理放養魚種苗放養,有單品種養殖、多品種混養,所以要分品種、分規格。比如以培育鰱鱅魚為主的可使主養魚種占70%,搭配30%草魚種;以培育草魚種為主的可使主養魚種占70%,搭配30%鰱鱅魚種;如果是羅非、土鯪、鯉、鯽魚等底層魚類,就不互相混養,因為相互的食性大同小異,當然也可混養20%的鰱鱅魚種濾食浮游生物,作調節水質用。一般畝放10釐米以上的魚種3-5萬尾,無水源補充的死水塘畝放1-1.2 萬尾或更少。如果是成魚養殖,一般畝放300公斤不能上市的成魚;也可捕撈多少(以尾數計),放回多少;捕什麽,放什麽,保持魚口、品種相對穩定,有利於穩產增產。當然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不能死搬硬套。

  5、抓好越冬管理抓好管理可以減少霜凍和傷殘死亡。

(1)投飼施肥,保證魚類(種)有充足的食料,補充體能增強過冬能力。可隔2-3天按魚體重量投1%精飼料( 花生麩、豆餅、玉糠之類,最好樣樣混合,做到營養互補),選擇在中午水溫高時投餵,可增加長膘和增強抗寒體能。據水產科技工作者長期對照試驗,如在冬季投合理的營養飼料,魚種成活率可達90%以上;如果沒有投餵飼料,任其自然過冬,成活率只有70%,甚至還要低些。

(2)做好肥水過冬。每7-10天畝施發過酵的人畜糞肥水500公斤,或畝施尿素2.5公斤,磷肥5公斤,以培育浮游生物餌料,除供魚類攝食外,還可增強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達到肥水保溫增溫之效。如果在北方地區,要鑿冰眼施化肥,冰眼大小1米見光,用紗布袋各吊上1公斤化肥,讓它慢慢溶解於水中,培育浮游植物,達到增氧的目的。要定期灌注新水、排放老水,增加溶氧量,淡化有毒物質,改良養殖水體環境;如果是滲漏塘,要及時灌水,保持較深水位,以利過冬。

(3)搞好魚病防治。越冬期間,因魚類(種)大小健康不一樣,抗寒能力也各異,總有部分體弱凍傷的魚感染水黴病,列印病和寄生蟲(口絲蟲病和斜管蟲病),所以每月一次要用漂白粉1ppm或畝用生石灰20公斤或敵蟲精(按說明使用)化水全池潑灑,交叉使用,達到殺菌殺蟲目的,同時每10天投一次藥餌,可提高魚體抗病能力。

(4)抓好防寒工作。可在魚塘背風向陽處水深的地方畝搭防霜棚60-80 平方米,可用竹杆夾著3-4寸厚的禾草或尼龍編織布蓋在離水面20公分處,或在塘基四周堆上平時準備好了的草皮泥,禾草,注意氣象廣播,一有寒潮來臨時,就點火草皮泥,禾草薰煙,溶化塘面霜水,保護池塘水溫,也很有效果。總而言之,立足於防,魚類(種)就能過好冬,為明年開春備足春放種苗或成魚提早上市搶佔市場打下基礎。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兩岸農業商務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