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農業信息

農業智庫

線上展覽

農業商務 市場行情 農業名錄 入口網站
 
 
 您好  農業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農業智庫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農業智庫 > 畜禽動物 > 養殖管理

冬養瘦牛巧催肥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冬季農閒,到集市上買幾頭體況較差的瘦牛,經過2個月左右的飼養,使其每頭增重90~100千克,每頭可獲純利300元以上,不失為冬季農民致富的一條好路子。其方法是:

一、好瘦牛。不是任何瘦牛都可以進行催肥。只有因飼養管理不善、飼料質量低劣、使役繁重,或雖有肢體殘疾但不影響催肥效果,或患有寄生蟲等原因所致的瘦牛,這些瘦牛在市場售價較低,是高效快速催肥的首選物件。這類瘦牛一旦經過精心飼養管理,常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切忌選擇那些因年齡過大,或患有慢性消化道疾病、傳染病,或體質極度衰弱病牛。嚴禁從疫區進牛,從外地進牛必須經過獸醫人員檢疫,進場經7~10天的觀察後方可並入大群。

二、防病驅蟲。對剛買來的牛要全面檢查,健康者注射口蹄疫、布氏桿菌病、魏氏梭菌病疫苗後方可入舍混養,並在正式催肥前進行驅蟲健胃。方法是:每100公斤體重口服蟲克星膠囊4粒,或按每100公斤體重皮下注射2毫升,可驅除體內外絕大多數寄生蟲。另外,剛入舍的牛由於環境變化、運輸、驚嚇等原因,易產生應激反應,可在飲水中加放0.5%食鹽和1%紅糖,連飲1周,多投餵優質青草或青乾草,兩天後餵少量麩皮,逐漸過渡到飼餵催肥料。在催肥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牛群的采食、排泄及精神狀況,小病及時治療,大病即行急宰。

三、分段育肥。瘦牛育肥,主要是為了使瘦牛恢復肌肉組織的重量和體積,通過沈積脂肪來改善牛肉的風味和嫩度。因此,育肥瘦牛的時間一般應控制在50--60天,可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6--8天),主要是調教牛上槽學會吃混合飼料,方法是先用少量配合料(參考配方:玉米57%,麩皮10%、花生餅25%、炒黃豆5%、骨粉1.5%、微量元素0.5%、食鹽1%;或玉米50%、豆餅22%、麩皮25%、磷酸氫鈣1.5%、生長素0.5%、食鹽1%)。拌入氨化稭稈飼料中飼餵,或先讓牛連續饑餓1~2天使其饑餓後才投食,一般約2~3天調教,耕牛就可上槽採食。第二階段(10~12天),主要是恢復體況,在飼餵上逐漸增加配合料用量,每頭耕牛每天可餵給配合料700~750克,尿素100~120克,分三次投餵,草料讓其自由采食。如用氨化秸稈飼料,就不再添加尿素。第三階段(35~40天),這是快速催肥的關鍵時期。每頭牛每天的配合料飼餵量應由原來的750克提高到1000克,尿素從100~120克提高到150克(使用氨化飼料時不另加尿素),並供給充足的優質青、乾草或氨化秸稈飼料讓牛自由採食,以吃飽吃盡為宜。如有條件,每晚半夜還可添餵適量夜草,以進一步提高瘦牛的育肥效果。

四、精心管理。牛最適宜的環境溫度為5~21℃。催肥期內儘量為瘦牛創造溫暖、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固定牛只最好使用短繩,以便減少運動量,降低能量消耗。每天上午定期刷拭牛體1次,促進肌體血液迴圈,增強食欲。催肥後期要注意觀察牛只生長狀況,適時定期進行稱重或體尺測量,當發現其膘外露,有背槽,臀圓形,公牛陰囊和母牛乳房都已沈積了脂肪,且市場價格看好時,就應迅速出欄上市,以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
摘自:2002年12月22日《農業經濟快訊》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兩岸農業商務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