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農業信息

農業智庫

線上展覽

農業商務 市場行情 農業名錄 入口網站
 
 
 您好  農業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農業智庫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農業智庫 > 藥用動植物

辛溫解表話荊芥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市場行情
長期以來,本品市場供求較穩定。近年來,北方產荊芥市場價每公斤(下同)穩定在0.8~1.2元(芥穗3~4元);湘鄂產荊芥質佳,在南方市場價為2.5~3元,價高時達3.5~3.8元。 2002年5~6月,藥市統貨價為1~1.2元(芥穗3.5~4元),價穩、平銷。今年夏季,中國南北方均有部分產區遭水災,受此影響今年產新量會有所下降,由於目前社會庫存較豐且用量平穩,預計產新後價格波動幅度不會太大。

經濟價值
    荊芥一般畝產300~350kg,北方產區高產者可達500kg。按當前產新前的市場價格計算,北方產荊芥(統)每公斤1元左右(芥穗3元),畝產值400元左右,夏播者還有前作收益;湘鄂產荊芥(統)每公斤3元左右,畝產值可達千元左右。
    
生長環境
    荊芥適應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喜陽光,山區、平原均可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疏鬆的砂質​​土壤為佳。怕旱、怕積水,即使短​​期積水也會造成死亡,低漥地不宜種植;不宜連作。
    
種植技術
繁殖方法
直播用種子繁殖,有春播和秋播(春播秸桿較高,秋播穗多)。春播在春分至清明期間(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在寒露前後,最遲不過霜降(10月份)。北方地區也有的在芒種時小麥、油菜收穫後夏季播種的,但收穫期較晚。播種採取點播、條播、撒播均可,以條播較易管理。播種前整地施肥,每畝施圈肥或腐熟堆肥1500~2000kg做基肥,翻耕25cm深,反復耙細,使土粒細碎,地面平整,再做成寬130cm的高畦。在窪內按行距(溝心距)25cm,劃3~5cm淺溝,每畝用種500~800g均勻撒在溝內(種子太小可摻細砂或用火灰拌勻便於撒勻),撒種後覆蓋薄土,也可不蓋土,用大鋤推壓或用腳稍踩鎮壓,使種子和土壤密接皆可。

育苗移栽育苗移栽繁殖只宜春播,一般在驚蟄至春分前(3月上、中旬)。播種前整地施肥,方法與直播相同。每畝用種750~1000g和火灰拌成種子灰,採用撒播,撒播後,不必覆土,用大鋤或木板鎮壓使土、籽密接即可,然後適量澆水並蓋草,10天左右發芽,幼苗待出時揭去蓋草。苗高7cm左右勻苗,保持株距5cm左右,再施人畜糞水提苗,苗高17~20cm左右時,選雨後或晴天下午扯苗移栽(晴天移栽時,移苗前一天澆水把苗床濕透)。移栽地按直播的方法整地施肥,但底肥施用量應適量增加,(如係冬閑地,冬季應先深耕,不耙,以使土壤熟化提高肥力,移栽前再施基肥,翻耕後耙平。)移栽時在畦上開穴,行穴距均為20cm左右,每穴並栽苗3~4株,栽後要培土,把根部壓緊。如在苗床上扯苗的,按行距20cm、株距
7~10cm留苗。
    
田間管理
間苗補苗直播的苗高7cm和10~15cm時各均苗、補苗一次,最後以株距7~10cm留壯苗1株;移栽的,如有缺苗,應及時移栽補齊。

鬆土除草直播的,在兩次勻苗後,都要鬆土除草,只能淺鬆表土,以劃破地皮為宜。苗高35cm左右,直播的進行第三次鬆土除草;移栽的,,也要進行鬆土除草,鬆土時較直播的可適當深些,但切忌傷根。待苗高50cm時,應培土護根。

澆水施肥無論是直播或移栽的,每次中耕除草後都應追肥,直播的第一次每畝施人畜糞尿1000~1500kg,第二次增施至1500~2000kg,並順行間撒入氮肥,每畝20~30kg,施後適量澆水,直播和移栽的都要在開花結穗時再次施肥,每畝施尿素20~30kg或每畝用腐熟餅肥50kg與火灰500kg混勻,撒施株間。荊芥苗期需水較多,但忌大水澆灌,以澆小水或淋水為宜,成株後抗旱力增強,但又怕積水爛根,要適時排水,注意排澇。
 
病蟲害防治
    病害易發生立枯病、莖枯病和黑斑病。
‧立枯病:5月上旬至6月初發​​生,開始莖基部有竭色斑點,以後擴大呈棕褐色,病部收縮、腐爛,表土可見白色蛛絲狀菌絲​​,致使莖株倒伏枯死。
    預防:播前選地時,應選地勢高燥有排水能力的土地。
    治療:發病後,用可濕性克松粉劑500倍液或可濕性50%多菌靈粉劑1000倍液噴灌。
‧莖枯病:危害莖、葉、葉柄和花穗,苗期最易感病。該病害初次感染來源多系本品種的病殘組織所致,故不能連作,應勤檢查,及時消滅發病源。 5月中下旬用1:1:140波爾多液噴灑預防,發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藥一次,連續三次,如發生較大面積病害,應用0.5~1.0%硫酸銅液澆灌發病中心及稍大範圍的病株。
‧黑斑病:一般在5月下旬發生,危及葉片和植株莖部。發病後,要拔除病株集中燒毀,同時用80%代鋅森800倍液噴霧,每5~7天一次,連續2~3次。
‧蟲害苗期易發生螻蛄、地老虎危害根部毒餌誘殺,或900%o晶體敵百蟲800倍液噴灌殺之;生長期會有銀蚊夜娥危害葉子,多在6月中旬以後發生,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此外,在夏秋期間陰雨連綿季節,正是纏繞寄生草本植物菟絲子生長旺季,此物會妨礙荊芥植株生長,初期一經發現,立即徹底拔除,並用20%硫酸亞鐵100倍液噴灑地面,如危害嚴重,應在菟絲子開花前收割荊芥,以避免和減少來年作物受危害。

收穫加工
    春播荊芥當年8~9月收穫;夏播荊芥當年10月收穫;秋播荊芥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穫。當開花結穗變綠時,選晴天於露水乾後,先剪穗曬乾,即為芥穗,然後將植株從基、部割下,曬乾,分別存放;如按全荊芥交售,收割時連穗帶莖一起割下曬乾。如遇雨天必須用火烤乾時,溫度應控制在40℃以下,芥穗要淨穗無莖;全荊芥帶穗不帶根,並捆成小捆。
    需要採籽種的,收穫前,在田間選擇株壯、枝多、穗多而密、無病蟲害的單株或區塊留作採種用,較大田收穫晚1~—15天,待種子充分成熟、飽滿,呈深褐色或棕褐色時採收。收後晾乾,打出種子,篩淨泥土雜質,貯藏備用。
    
炮製
    荊芥切咀:切製前,去淨雜質,噴淋清水,堆潤至透,切5mm咀,攤開曬乾。製炭:取淨咀,用中火炒至黑褐色,噴灑少量清水,取出乾燥。
    芥穗生用:取荊芥花穗除去雜質。芥穗炭:取芥穗用中火炒至黑竭色時,淋噴少許清水,滅盡火星,取出,晾乾。
    
鑑別
    荊芥為乾燥帶有花穗的莖枝或淨花穗,葉片多己脫落,莖方形,黃紫色或紫色,有毛茸、斷面纖維性,中心有白色疏鬆髓。花穗稀疏細長,黃綠色,搓之有薄荷樣香氣。北荊芥多為除去花穗的莖枝,(花穗以芥穗入藥);南荊芥多為帶有花穗的枝梗。

貯藏保管
    荊芥在貯存中常見變異現像有蟲蛀、發霉、散氣等,故應貯藏在乾燥避光、避風的陰涼處,並要適時晾曬;發現生蟲跡象,要以磷化鋁、溴甲烷薰殺。
註:摘自中藥報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兩岸農業商務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