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智庫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農業智庫 > 畜禽動物 > 綜合報導
墾丁森林遊樂區森林生態之旅 介紹恆春半島特有的「班卡拉蝸牛」

資料來源:林務局
所屬地區:台灣

在大都會城市的水泥叢林之中,想要見到野生動物的機會並不多,「蝸牛」這種耳熟能詳的動物大家都知道,但是真正能夠了解牠多少呢? 你能知道牠是公的?或是母的? 或是牠是如何吃東西的嗎? 墾丁森林遊樂區有一特別的「班卡拉蝸牛」 現在帶您藉由牠來認識「蝸牛」。
台灣的蝸牛約有170幾種,分類上屬於「陸生腹足鋼的軟體動物」,大家都知道蝸牛都出現在很潮溼的地方,那是因為在演化上牠們剛從海裡面的動物發展出可以適應陸地的生活,在陸地上的蝸牛已經可以用肺來呼吸,而蝸牛是雌雄同體的,所以不管公、母都是長的一樣的, 蝸牛還有一個特別的特徵是「觸角」,它是蝸牛非常重要的器官,主宰一切行為和決策像人類的大腦一樣,有些蝸牛有一對觸角,眼睛就長在觸角的基部,有些則有二對,眼睛長在觸角上,其實, 蝸牛的眼睛並不靈光,只能感覺光和影子的移動,不能看見東西,而蝸牛大都是夜行性的動物,當天亮時,它的感應正是要牠該回家休息了, 蝸牛的所有行動都由觸角來決定,譬如說,它要靠觸角來聞味道,看看食物在哪裡,感覺哪裡有水源,哪裡有同伴,如果你一直在觸角附近干擾的話,那牠就要掉頭走人了。
大家都知道,蝸牛身上背著一個螺旋狀的外殼,那是牠的房子,而且與生俱來,伴隨牠成長的窩,如果以人的比例來換算的話,相當一個60公斤的人背負著200公斤的房子一樣,而牠的房子遭受小損傷還好,可以慢慢修補,若破裂太厲害蝸牛就不能活了。
另外,有一個地方人們不太會去注意到的是牠那螺旋狀的殼,如果你用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有些蝸牛是左旋的外殼,有些是右旋的,我們墾丁森林遊樂區及恆春半島地區的特產是左旋的「班卡拉蝸牛」,成虫的外殼直徑約3公分,白色或淡黃褐色, 當您來到恆春半島遊玩時,不妨注意一下這裡的「班卡拉蝸牛」,當牠們用腹部的肉足緩緩行走時,身體會分泌黏液溼潤腹足防止刮傷,所以蝸牛走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道閃亮的痕跡呢!這不也跟您一樣,來造訪墾丁之後,也留下了您的足跡一樣。
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處長莊樹林表示, 墾丁森林遊樂區地處台灣南端屬於熱帶地區,高位珊瑚礁林立,地質景觀奇美,動植物種類繁多, 是座天然的生態教室。
適合生態之旅,遊樂區內林木蒼鬱,是很好的森林浴場,且老少咸宜,歡迎閤家蒞臨。 洽詢電話:(08)886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