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智庫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農業智庫 > 畜禽動物 > 養殖管理
山地放養土雞技術
資料來源:中國農副產品交易市場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在生態條件較好的丘陵、淺山、草坡地區以放牧為主,輔以補飼的方式發展本地雞,這種方式投資少,售價高,又符合綠色食品要求,深受消費者青睞,是一項值得大力推廣的綠色養殖實用技術。
1、山地選擇為避免污染,山地必須遠離住宅區、工礦區和主幹道路。環境僻靜安寧、空氣潔淨。最好是灌木林、荊棘林、闊葉林等,其坡度不宜過大,丘陵山地更適宜。附近有無污染的小溪、池塘等清潔水源。
2、搭建棚舍在放養區找一背風向陽的平地,用油氈、帆布、毛竹等借勢搭一坐北朝南的簡易雞舍,也可建一塑膠大棚,棚舍能保溫、擋風、遮雨、不積水即可。
3、放養規模和季節放養規模以每群1500~2000羽為宜,規模太大不便管理,規模太小則效益低,放養密度以每畝山地200羽左右為宜,採用“全進全出制”。放養的適宜季節為晚春到中秋,其他時間,由於氣溫低,蟲草減少,應停止放養。
4、放養方法土雞品種可選甯都黃雞、崇仁麻雞等地方良種。3~4週齡前與普通育雛一樣,選一保溫性能較好的房間進行人工育雛,脫溫後再轉移到山上放養。為儘早讓小雞養成上山覓食的習慣,從脫溫轉入山上開始,每天早晨進行上山引導訓練。一般要2人配合,1人在前邊吹哨開道並抛撒顆粒飼料,讓雞跟隨哄搶,另1人在後用竹竿驅趕,直到全部上山。為強化效果,每天中午可以在山上吹哨補食1次,同時飼養員應堅持在棚舍及時趕走提前歸舍的雞,並控制雞群活動範圍,直到傍晚再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歸舍訓導。如此訓練5~7天,雞群就建立起了“吹哨———採食”的條件反射,以後只要吹哨召喚即可。
5、放養管理開始放養的幾天為防應激,可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維生素C或複合維生素等。補餵的飼料不加工業原料和飼料添加劑,出籠前3個月不用抗生素和驅蟲藥。
資料來源:中國農副產品交易市場http://www.caspm.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