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智庫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農業智庫 > 保鮮處理
薑的貯藏保鮮技術

資料來源:上海農業網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薑喜溫暖濕潤,不耐低溫,10℃以下會受凍害,受了凍害的薑塊迅速皺縮並從表皮向外滲水,升溫後很快腐爛。薑適宜的貯藏溫度為15℃左右,相對濕度為65%。貯藏用的薑應該是充 分長成的根莖,一般在霜降至立冬期間收穫,要避免受霜凍。收穫時若帶土太濕可稍作晾曬,收穫後應立即下窖貯藏,不能在田間過夜。不要在睛天收穫,以免日曬過度,雨天和雨後 收穫的薑也不耐貯藏。用於貯藏的薑應進行嚴格挑選,剔除受凍、受傷、小塊、乾癟、有病和受雨淋的薑塊,挑選大小整齊、質量好、無病害的健壯薑塊進行貯藏。
1‧窖藏 可利用土窖、防空洞或地下室等場所貯藏,也可建窖貯藏。窖藏包括:
(1)堆藏~將薑散 堆在窖內,用草包和草簾遮蓋好,以防受凍。堆藏窖不宜過大,一般每窖以10000kg左右為宜。薑堆高2m左右,堆內均勻地放入若干個用秸稈紮成的通氣筒,以利透氣。窖四角不要留 空隙,中間可稍鬆些。前期窖溫一般控制在18~20℃。當氣溫下降時,增加覆蓋物保溫。當氣溫過高時,減少覆蓋物以利散熱降溫。
(2)沙藏~即1層沙1~2層薑,碼成高1m、寬1.5 m的長方形垛,每垛1200~2500kg,垛中間立1個用細竹杆捆成的直徑約10cm的通風筒,並放入溫度計,可隨時測量垛溫。垛的四周用濕沙密封,掩好窖門,門上留氣孔。愈傷期溫度可上升到25~30℃,經過6~7周, 垛內溫度逐漸下降到15℃, 薑塊完全愈傷,薑皮顔色變黃,散出香氣和辛辣味。此時薑不再怕風,可開窗通風,天冷時關閉。以後貯藏溫度控制在12~15℃。立春後若窖內相對濕度低於90%~95%,可在垛頂表面噴水,若有出芽現象,說明貯藏溫度過高,可通風降溫,若薑垛下跌並有異味,則需檢查有無腐爛。
(3)床藏~利用背風向陽的南山坡,挖1條深入山腰5~10m的隧道,窖的大小根據貯藏量的大小而定。若隧道底部潮氣重,可墊1層木板隔潮。薑入窖前,窖內採取煙熏法除濕消毒,或在窖內撒生石灰消毒。在離地30cm處用木條架設薑床,床上鋪稻草,再把薑分層堆放在床上,薑上蓋15~30cm厚沙土,既可防止窖內凝結水滴在薑上,又可防止薑失水乾枯。窖溫保持在10~20℃之間。當窖溫降到5℃以下時,要封閉洞口,謹防冷空氣侵入凍傷薑塊。若發生腐爛,必須及時剔除,並在窖內撒上生石灰。
2‧埋藏 在氣溫和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方,可用埋藏法貯藏。埋藏坑的深度以不見水為原則,一般深1m 、直徑2m左右,呈上寬下窄的方形或圓形,一個坑貯藏2500kg左右,坑的中間樹一束秫秸把,便於通風和測溫。薑擺好後,表面先覆蓋1層薑葉,再覆1層土,以後隨氣溫下降分次覆土 ,覆土總厚度約為55~60cm,以保持坑內的適宜貯溫。坑頂用稻草或秫秸做成圓尖頂防雨,四周設排水溝,北方設風障防寒。入坑初期薑塊呼吸旺盛,釋放的呼吸熱導致溫度上升,此 時不能將坑全封閉,要注意通風散熱。將坑內溫度控制在20℃左右,以利愈傷。貯藏中期,薑堆逐漸下沈,要及時填沒覆土層的裂縫,以防冷空氣透進坑內。貯藏期間要經常檢查薑塊 有無變化,坑底不能積水。
3‧井窖貯藏 在土層深厚、土質粘重、冬季氣溫較低的地方,可採用井窖貯藏。井窖深2.5~3m,井口大小以方便上下即可,在井底向兩側挖2個貯藏室,高1.1~1.3m,長寬各1m。將薑塊散堆在窖內,先用濕沙鋪底,1層濕沙1層薑,蓋1層濕沙覆頂。貯藏初期因薑塊呼吸旺盛,窖內溫 度高,不要將窖口封閉,要保持通風。初期收藏的薑脆嫩,易脫皮,要求溫度保持在20℃以上,使薑愈傷老化,疤痕長平,不再脫皮。以後溫度控制在15℃左右。冬季窖口必須蓋嚴, 防止窖溫過低。貯藏過程中要經常檢查,以防薑塊發生異常變化。
4‧澆水貯藏 選擇有排水設施、略透陽光的室內或臨時搭成的蔭涼棚下,把薑整齊地排列在帶孔的筐內, 在墊木上碼2~3層高的垛。視氣溫高低每天用涼水澆1~3次,使薑塊健康地發芽生長,不變質。澆薑期間莖葉可達0.5m,秧株保持蔥綠色。若葉片黃萎,薑皮發紅,表明將要腐爛,應及時處理。入冬時秧子自然枯萎,連筐轉入貯藏庫,注意防凍。澆水貯藏可越冬供應到春節以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