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一輛滿載著百喜草苗的卡車一大早就駛向江西龍南縣渡江小流域的經濟果木林基地,拉開了該縣2001年度大面積種植百喜草的序幕,這正是該縣連續3年大力推廣種植百喜草的一個場景。
1996年,龍南縣水保局與江西農業大學聯合在該縣稀土礦區開展了 "利用百喜草治理稀土尾砂"的科研專案。經過4年多研究,該專案獲得成功,百喜草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的特有功效得到了充分體現,通過了江西省有關部門的技術鑒定。為了充分利用這一科研成果,擴大百喜草在龍南縣的種植面積,龍南縣水保局結合小流域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將種植百喜草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加大了百喜草的推廣種植力度。首先是聘請管理人員,將稀土礦區的百喜草試驗基地建成為一個優質的百喜草種籽基地。
目前,基地每年可穩定供應優質百喜草種籽150 公斤以上。其次是配合當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由縣裏無償提供優質百喜草種籽和技術指導。在全縣各個小流域內發展了一批百喜草育苗戶,為推廣種植百喜草創造了條件。三是結合小流域重點治理,在各個果業開發點上及水土流失嚴重而適宜種草的山上種植百喜草。從1999年至今,已在全縣各個小流域推廣種植百喜草2100多畝,其中在果園內種植1500多畝,大大改善了果園的生態系統,為果品高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