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農業信息

農業智庫

線上展覽

農業商務 市場行情 農業名錄 入口網站
 
 
 您好  農業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農業智庫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農業智庫 > 科技新知

光身雜交稻研究實現雜交稻優質高產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福建省科技資訊研究所12月10日完成了一項《科技查新報告》,通過國際聯機檢索結果表明,由中國著名雜交水稻育種制種專家、福建省尤溪縣良種生化研究所所長劉文炳研究員主持的野敗型“三系”光身雜交稻研究和選育成果居國際領先水平,實現了雜交水稻育種的新突破。

  目前,人們將普通栽培稻中光亮、葉片無毛的類型,泛稱為光身稻。普通栽培稻中的光身稻屬粳亞種內的一類生態群,是秈粳分化不徹底的熱帶粳稻。美國的水稻品種為適應機械化的需要,也是光殼無毛的(稱它光身稻),因其米質較好,還具有高光效等特性,在中國的常規品種選育中已得到成功利用。利用光身稻搭橋,可以拉近秈稻和粳稻的遺傳距離,有望育成米質優、產量高的光身雜交稻組合。

  劉文炳研究員主持的這項光身雜交水稻研究成果以遺傳改良和常規育種技術相結合的方法,利用美國光身稻莖稈粗壯、長粒形、無堊白、充實度飽滿、抗光氧化、光合效率較高等特性,與秈稻雜交,經過十餘年艱苦攻關,育成育性穩定、米質特優的“三系”光身雜交稻配套親本(光香A、光香B、光香R),並以此創造嶄新的種質資源,選育出既具有光身稻特性,又具有中國水稻品種的適應性和配合力以及國際水稻所品種的株葉型特點的“三合一”野敗型“三系”光身雜交稻組合。

  這份《科技查新報告》顯示,國內有關光身優質稻恢復系、不育系的選育及其應用的研究已有文獻報導。但通過培育具有光身稻特性的野敗型“三系”光身香型雜交稻配套親本(光香A、光香B、光香R),並在此基礎上配組選育出具有光身稻特性、中國水稻品種適應性、國際水稻所品種的株葉型特點的“三合一”的野敗型“三系”光身雜交稻,在查到的文獻中,除了委託查新課題組人員發表的文獻以外,末見其他相同的報導。

  根據《科技查新報告》,福建省科技資訊研究所專業查新人員還通過國際聯機檢索,結果表明,國外有關光身稻的研究已有較多文獻報導,但有關光身雜交稻的研究則未見文獻報導。除了委託查新課題組成員發表的文獻外,國內外文獻檢索均未見與委託查新專案研究內容相同的文獻報導。

  據瞭解,12月7日,野敗型光身雜交稻不育系光香A選育成果,通過了由福建省科技廳組織的由省內遺傳育種專家組成的技術鑒定委員會的科技成果技術鑒定。技術鑒定結果表明,光香A田間群體生長整齊一致,株葉形態好,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9.99%,柱頭外露率達70.7%。據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野敗型光身雜交稻不育系光香A米質優,12項指標中,有9項達到部頒優質米一級標準,有2項達到部頒優質米二級標準。

  專家們認為,野敗型“三系”光身雜交稻研究和選育的成功為中國水稻育種提供了嶄新而寶貴的種質資源,具有較大的生產應用前景,為秈粳亞種間的雜種優勢利用打開了新的突破口,對中國稻米尤其是雜交稻結構調整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解決了早稻選育米質差的難題,有利於推動中國雜交水稻綜合技術在國外的推廣利用。

摘自2003年12月20日《農民日報》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兩岸農業商務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