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智庫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農業智庫 > 蔬菜水果 > 綜合報導
打造淨土(種子的家)-培育有機蔬菜

資料來源: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
所屬地區:台灣

資料來源:妙鷹有機農場場主,李鴻圖,「打造淨土(種子的家)-培育有機蔬菜」,瑠公農業產銷會訊第23期,2004/5。
有機蔬菜蟲蟲不喜歡吃,也不容易生病,所以不需要吃藥(農藥),當然在抵抗天然災害(如寒害)上也特別強勁。這是當前各從事有機農業先驅者的境界。要做到這樣,就得先從最根本的土壤做起,因為有好的土壤,才會有好的水,從而才會有健康的食物,也因此才會有健康的人類。
人與蟲的食物不同
很多人為了怕吃到農藥,就挑蟲吃過的蔬菜,殊不知人與蟲的食物不同。不論是蟲蟲或會造成病害的細菌,都是分解不健康或即將腐敗的東西,所謂「物必自敗而後腐」。關於土壤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同一天把芥菜苗種在相距20公尺的室外,一棵在森林土壤的狀態下培養,另一棵添加了一半的化學肥料,長大以後前者,植株強壯、亮麗且極美味,後者竟被蟲蟲吃得千瘡百孔,而且口感不佳。
以森林土壤的狀態培育有機蔬菜
然而在土地普遍貧脊的台灣耕地,有機質2%以下達到65%以上(92年天下雜誌4月份),如此條件下如何培養出好的土壤呢?我們的做法是每年每甲地在地表25cm~30cm施以200噸的完熟堆肥,直到土壤到達森林土壤的狀態才減少施肥量。同時,我們自製堆肥,且慎選堆肥資材,例如:禽畜的飼料中(尤其是雞、豬)多有添加銅、鋅等重金屬,因此施用愈多,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就更嚴重。此外,嚴格的挑選熱愛大地的農民,也唯有如此土壤才會受到尊重、才會煥發出無比的生命力。 從事有機農業有別於化學農業,必需充份體認土壤是有生命的事實,因此更會尊重土壤、愛護土壤。任何人都可以從自然界觀察到最健康的植物是生長在不被破壞的森林裡,因此只要愛護土壤,讓它回復到自然的森林土壤狀態,土壤必然有所回報,長出健康的有機蔬菜,培育出蟲蟲不愛吃,人類吃起來又很美味的蔬菜,就是有機農業從事者的課題了。
有機農業會是台灣農業的驕傲
世界首屈一指的紅豆、綠豆、毛豆等都生產於台灣,此乃眾所周知的事實,未來我們希望以森林土壤狀態培養出世界級的有機農產品,請大家共襄盛舉。《本文作者為妙鷹有機實驗農場場主》
資料來源:黃璋如,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站http://ae-organic.ilantech.edu.tw,宜蘭技術學院應用經濟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