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及桃園地區學校、公園及綠地上所種植之蘇鐵,自八十九年間陸續發生介殼蟲危害情形,該害蟲經國立台灣大學昆蟲學系鑑定結果為「蘇鐵白輪盾介殼蟲」。為避免該介殼蟲擴散蔓延,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籲請蘇鐵栽培業者及民眾務必注意防範。
由於該害蟲目前只在台灣北部發生,台北市政府公園路燈管理處已緊急進行防治工作,防檢局也透過植物疫情監測通報系統請全國各區農業改良場儘速通知轄區內蘇鐵栽植業者加強防範,並確實做好該害蟲的防治工作。因為成熟介殼蟲抵抗農藥的韌性很強,同時蘇鐵植株又提供許多藏匿處所,往往造成藥劑防治的死角,一旦春天氣候回暖,新芽萌發時,該蟲又開始大量繁殖。所以防檢局呼籲業者及民眾應掌握防治時機,在該害蟲發生初期及時進行防治工作。
蘇鐵白輪盾介殼蟲之防治要領為:
1.注意田間衛生清潔,剪除受感染之枝條及葉片,用塑膠袋封裝並置於太陽下曝曬至少七天後再行丟棄;
2.施用「四四%大滅松乳劑」,稀釋一千倍,間隔十四至廿一天施藥一次,連續施用二至三次。施藥時務必充分噴洒藥液,使藥劑滲透至整棵植株;
3.注意整枝清園工作,使植株日照及通風良好,以減少介殼蟲發生。
防檢局表示,受害之蘇鐵依上述要領防治之後,均能有效地控制該介殼蟲,大部分植株亦能恢復生機,重新萌發新葉。為有效控制該害蟲及減少農藥的施用,防檢局目前正在評估自國外引進該介殼蟲之天敵的可行性,並針對該害蟲進行防治技術開發及風險分析等相關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