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智庫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農業智庫 > 保鮮處理
鮮切花的貯藏保鮮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鮮切花在農產品中最嬌嫩,最不耐貯藏、運輸。對切花採用物理或化學方法維持其鮮活程度,延長離體花卉壽命,這對提高切花的觀賞價值和提高花卉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一、採收與分級
在花蕾期採收是目前鮮切花生產的方向之一,在能保證花蕾正常開放不影響品質的前提下,應盡可能採收充分發育的花蕾,便於採後處理和提高貯運空間利用率,降低成本。應對採收後的花卉及時整理,剔除病花、殘花,並根據花卉開放的程度、花朵大小分級。
二、預冷
鮮切花採收後,帶有大量田間熱,應採用水冷(冰水)或風冷(自然風、電風扇)來降低切花呼吸強度,從而降低其產生的呼吸熱。
三、保鮮技術
1.包裹法。主要採用聚乙烯薄膜包裹,實驗證明在8℃低溫下,結合厚膜(0.35mm)包裝和濕藏(用透水的棉紗包紮莖基部),可明顯延長月季切花的瓶插壽命。
2.氣調法。貯藏的環境中氣體成分對切花新鮮度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通過提高貯藏環境中CO2濃度,降低O2濃度,以及充入高濃度的氮,可減緩和控制切花的衰老,達到保鮮目的。若氣調結合低溫貯藏,保鮮的效果則更佳。
3.冷藏法:冷藏庫冷藏的條件是-0.5℃~4℃溫度和85%~95%濕度。不同種類的花卉,最適宜的貯藏溫度和貯藏期各有所不同,菊花在-0.5℃~0℃可貯藏28d(天),白蘭花在4℃時可貯藏7d(天)。
4.化學保鮮法:化學保鮮即利用保鮮劑處理,來抑制花卉產生乙烯,降低呼吸強度,延長切花壽命。目前保鮮劑的配方較多,一般可分為4類:
(1)碳源。蔗糖或葡萄糖,為補充切花生物代謝的能源,一般用1%~5%蔗糖溶液。
(2)殺菌劑。採用次氯酸鈉、硫酸銅、硝酸銀等。
(3)乙烯抑制劑和拮抗劑。包括硝酸銀、硫代硫酸、乙醇等。
(4)水。最好用無離子水,再配合添加酸味劑,所用的水一般pH值為3~4。
5.乾製鮮切花:流程:鮮切花→預冷前處理→輕微脫水→上膜液→乾製→複水→鮮切花。
(1)輕微脫水:脫水以切花不萎蔫、不皺縮、不失鮮為宜。
(2)上膜液:膜液的主要成分是複合改性魔芋葡甘聚糖、甘油、乳化劑、蒸餾水等。上膜液可以採用浸液法或噴塗法,注意上膜液一定要均勻、全面。
(3)乾製:可以採用真空冷凍乾燥、熱風乾燥或微波乾燥。
(4)複水:複水可以採用溫水或冷水進行浸泡或噴灑的方法。由於複合改性魔芋葡甘聚糖具有吸水膨脹性和保水性,可以使切花在吸水過程中逐漸恢復至新鮮狀態。
摘自:2003年第12期《農家致富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