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農業信息

農業智庫

線上展覽

農業商務 市場行情 農業名錄 入口網站
 
 
 您好  網站新聞 活動看板 文章搜尋
 

農業信息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農業信息 > 國際新聞

澳棉競爭優勢提升近期詢價看貨較多


資料來源:中國棉花網    所屬地區:澳大利亞

  據調查,9月下旬以來中國各保稅庫2015年度巴西棉、澳棉的詢價、看貨較9月上中旬活躍很多,一些尚有少量1%關稅內棉花進口配額的棉花經營企業、棉紡織廠採購高等級機採棉過渡新疆供應的“青黃不接”期,但對2014/15年度保稅美棉、2015/16年度1/2/3月份船期的美棉卻興致不高,美棉出貨起色不大。一方面相較2014/15年度保稅美棉,澳棉在纖維長度(普遍達到30mm及以上)、纖維強力(普遍在29CN及以上)、一致性等方面明顯高於美棉,短絨含量卻低美棉,棉紡織廠可選擇澳棉+地產棉、澳棉+國儲棉、澳棉+新疆棉紡高支紗;另一方面澳棉與C/A美棉的CIF報價價差已縮小至3- 4美分/磅,清關後人民幣報價縮小至1000元/噸以內,澳棉的競爭優勢逐漸得到體現,而且相較於美棉,澳棉棉花資源掌控在幾家大型國際棉商、進口商手中,信譽好,索賠方便(一般由外商、進口企業提前代為賠付)。  
  9月份以來,各外商和中國貿易商集中推銷2015/16年度遠月船期美棉、印度棉、烏茲別克斯坦棉、西非棉,但無論棉紡織廠還是貿易商大多不敢訂購12月船期美棉、1月船期印度棉,一方面是美國、印度主產棉區天氣變化比較頻繁,採摘、加工和裝船交貨遇到困難,2月底前無法到港,“稀有”的上年度1%關稅內配額就將作廢,且協商、索賠並不容易,如2014年12-3月美國西海岸港口工人罷工導致部分中國紡企棉花原料供應險些“斷頓”;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加寬,一旦對美元大幅貶值,簽訂的棉花進口合同很可能一天就虧損慘重;再加上2016年中國棉花進口配額政策是否調整仍沒有明確說法,大中型棉紡織廠、進口商不敢輕易出手。
  (文章來源:中國棉花網)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兩岸農業商務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