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信息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農業信息 > 國際新聞
美籍華人科學家宣佈世界首例二代克隆牛實驗成功

資料來源:上海農業網
所屬地區:美國

著名美籍華人科學家、康涅狄格大學教授楊向中23日宣佈,他和日本研究人員合作進行的克隆牛再克隆實驗,即二代克隆牛實驗已獲得成功。這是世界上大動物再克隆實驗的首個成功案例,標誌著克隆技術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所謂二代克隆牛指的是用從第一代克隆牛身上取得的體細胞再次進行克隆。雖然再克隆實驗早在6年前已在小鼠身上獲得成功,但是在其他動物中的嘗試,包括多莉羊的再克隆卻一直沒有成功。
楊向中和日本鹿兒島良種牛育種中心窪田力研究員繼1998年使用一頭日本著名種公牛的耳皮膚細胞克隆出4頭第一代克隆牛後,又採集其中一頭克隆牛的體細胞樣本進行了再克隆實驗。2000年1月23日和3月6日,兩頭二代克隆牛先後出生,其中一頭出生後不久死於貧血和感染,另一頭則存活至今,身體各項指標都很正常,與自然繁殖的同齡牛沒有明顯區別,並且具有正常的生育能力。由於是華裔科學家和日本科學家合作的結晶,所以這頭二代克隆牛有一個富有中日文化韻味的名字~“小三郎”。
楊向中和窪田力在23日出版的《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發表了二代克隆牛實驗論文。楊向中教授當天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說,他們在二代克隆牛出生4年後才宣佈這一重大突破是因為想確認二代克隆牛可以正常發育並能正常生育,只有這樣才可以說二代克隆的確成功了。
楊教授說,他們這項實驗首先證明大動物的二代克隆雖然難度很大,但確實是可行的。其次,二代克隆牛實驗成功是對克隆技術的完善,在農業、野生動物保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二代克隆牛也為科學家提供了研究體細胞變異積累、遺傳印記等基礎生物學問題的模型。第三,實驗還表明再克隆可能存在極限,因為實驗人員還為生產第三代克隆牛做了大量嘗試,但均沒有成功。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