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農業信息

農業智庫

線上展覽

農業商務 市場行情 農業名錄 入口網站
 
 
 您好  網站新聞 活動看板 文章搜尋
 

農業信息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農業信息 > 台灣新聞

安全健康的「吉園圃」蔬菜生產與選購


資料來源:農委會   所屬地區:台灣

  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呼籲,為了維護農業生產環境及保護消費大眾之安全,農民在病蟲害防治時應特別注意安全用藥問題,農產品若發生農藥殘留事件時,如果經媒體擴大報導後,不但會造成消費者之恐慌,而且將導致該農產品價格的大幅滑落,最後還是造成農民自己的損失。為避免農藥殘留事件一再重演,該場持續輔導蔬果產銷班,給予新的技術指導,並辦理病蟲害防治技術講習,希望農民能夠生產符合安全品質之農產品,並建立新鮮安全「吉園圃」蔬果品牌形象,讓消費者可持續安心選購蔬果,且可維護大多數農民之權益。

  農委會桃園場表示,北部地區「吉園圃」蔬菜是以網室生產短期葉菜類為主,由鄉鎮農會組織農民,成立產銷班,搭建塑膠網室以栽培各類蔬菜。蔬果產銷班員必須接受農會輔導及農業改良場植物保護人員之技術指導,蔬菜生產期間必須有長期之用藥記錄及嚴格之審查,確定蔬果農藥殘留量合格,才可使用「吉園圃」標章。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適時、適地、適種及合理之病蟲害防治,並注意安全採收期。使用農藥時須符合農藥管理法之用藥規範並合乎安全容許量,而且須持續紀錄用藥情形,也就是產銷班農民必須接受兩次的病蟲害防治之技術指導,及詳細記錄用藥情形並出示產品合格檢驗證明,才可提出申請並發給「吉園圃」標章證明。貼有「吉園圃」標章之蔬菜,可依據「吉園圃」編號,確實追蹤管制生產者,若經查違規用藥屬實者,一律依法查處罰款,並立即撤銷全班使用「吉園圃」標章之益。

  農委會桃園場建議消費者選購蔬菜時應注意,儘量不要購買非季節性之蔬菜,通常非季節性之蔬菜,病蟲害較易發生且不易防治,因此農民施藥次數及濃度也會增加。又由於葉菜類生長期較u,所以農藥殘留機率較大,而且農民常習慣性使用某些種類農藥,因此造成某些農藥殘留量頻率較高,因此,消費者選購葉菜類時,不但購買蔬菜種類應多樣化,而且最好應向不同菜販購買,以分擔風險。以蔬果生長期、食用部位來看,生長期較長的蔬果農藥使用後,離採收期時間長,農藥殘留較易分解消失,生長期短的小葉菜類或須連續採收之蔬果,農藥殘留量較高。生長期間有套袋處理者,農藥接觸機會較低,這些都可作為選購時之參考。

  農委會桃園場指出,「吉園圃」標章之推行,是為喚起農民注意,生產出合乎安全標準之農產品,讓消費者對國產農產品更有信心,以提高國產蔬果之競爭力。因此,「吉園圃」標章在銷售過程中佔很重要角色,而且能得到消費者持續肯定與支持,因而可創造生產者與消費者雙贏局面,使網室設施生產「吉園圃」標章之蔬菜方式能永續經營。


連絡人:桃園區農業改良場作物環境課 助理研究員施錫彬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農業推廣課助理研究員賴信忠
電 話:(03)4768216轉310,411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兩岸農業商務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