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銷分析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市場行情 > 產銷分析 > 畜禽蛋品
生豬生產分析及三季度預測

資料來源:神農編譯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二季度多數生產區生豬存欄下降今年5月份各生產區的典型調查資料顯示,二季度生豬存欄總體上基本持平,但地區間差別很大,8個主產區中除了四川同比增長以外,其餘7個省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據蘇浙皖、冀陝湘和川渝8個主產區調查資料匯總,5月份生豬總存欄15153.6萬頭,比去年同期微降0.22%,其中四川省5388.5萬頭,同比增長2.5%,由於四川省生豬存欄占典型調查總量的37.7%,所占權數較大,拉動了總存欄的基本持平(0.22%);其餘7個省市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7個省市合計生豬總存欄9765.1萬頭,同比下降1.7%,其中蘇浙皖三省分別下降2.36%、3.12%和1.18%;冀陝湘渝四省分別下降0.47%、5.3%、1.0%和0.85%。公母豬存欄雖有下降,但總體比例尚可。5月份8個主產區公母豬存欄1217.15萬頭,同比下降1.52%;分省市除四川、重慶分別增長2.530%和2.23%以下,其餘6個主產區均呈下降,個別省下降幅度還比較大,如陝西、浙江分別下降10.6和9.0%,河北、湖南分別下降5.25%和4.2%,安徽、江蘇分別下降2.64%和1.21%。公母豬存欄占生豬總存欄的比重為8%,總體上比例關係尚可。仔豬存欄同比基本持平。8個主產區5月份仔豬存欄2674.43萬頭,同比微降0.15%,屬基本持平概念。育肥豬存欄與去年同期大體相仿。8個主產區5月份育肥豬存欄11263.02萬頭,同比微增0.16%,總體上也是基本持平的概念。
三季度豬源不豐
豬價將季節性回升根據主產區二季度生豬典型調查材料分析,三季度豬源並不寬鬆,供需狀況可能呈現小額缺口,預計8月份起豬價季節性回升將比往年更為明顯。主要原因:
一是主產區生豬存欄停滯不前的影響。根據現有調查材料顯示,主要產區生豬存欄數量,2001年5月調查,同比下降1.29%;2002年5月調查,同比又下降0.4%;2003年5月調查,同比又負增長0.22%。即主產區5月份的生豬存欄數量,已經連續3年同比微降。而這3年當中,中國人口的實際增長至少在3000萬或3000萬以上,即吃肉的人口在增長;同時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改善,消費水平也在提高。
二是季節性因素和氣候影響。盛夏季節氣候炎熱,生豬不僅容易得病,而且長膘緩慢,所以農民大都在七月中旬前把基本能出欄的生豬儘量提前上市,7月底一般是生豬存欄的“低谷”,89月是生豬上市的淡季。加上今年高溫氣候的日期較多,氣象部門中長期預報,上海市今年35攝氏度以上高溫天氣將達1620天,比常年多11.5倍,可能生豬上市淡季將更為明顯。
三是蔬菜“伏淡”影響。8月份蔬菜特別是綠葉菜將進入淡季,在“火秋”季節中菜價可能上浮,這也將拉動豬價季節性的回升。這裏所指的豬價回升,主要是產區生豬收購價格的回升;銷區批發價格的回升,估計幅度較小;在大中城市因豬肉批零差價較大,零售店攤有自我調節餘地,估計零售價格升幅極小,加上規格上變化,消費者在價格上不會有所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