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銷分析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市場行情 > 產銷分析 > 綜合分析
2003年5月農業產銷概況

資料來源:農政與農情
所屬地區:台灣

農產科 徐滄淇
統計室 劉玉文、廖春梅
壹、農業生產
一、稻米
2003年一期稻作計畫種植面積為179,000公頃,較去(2002)年同期之186,000公頃減少7,000公頃 (-3.76%)。依據農委會農糧處於6月20日所發布之第1558期「台灣地區稻作生育情形旬報表」,本期初步統計稻作種植面積為166,220公頃,占計畫種植面積之92.86%,較去年同期實際收穫面積之177,884公頃減少11,664公頃(-6.56%),為1997年以來第6年期之面積縮減,並為歷年一期之最小面積。若與67年一期實際稻作種植面積 (352,193公頃)比較,則其減幅已逾半。
本期稻作至6月20日止,台中及以南地區陸續收割中,高屏地區除屏東洋蔥產區外均已收割完畢,其餘地區因種植較晚,仍在抽穗期至乳熟期,各縣市局部地區發現白葉枯病、紋枯病及二化螟蟲等危害,惟其對整體產量影響不大。在二期作部份,屏東、高雄及台南地區已陸續插秧中,由於梅雨鋒面影響,6月前2旬曾文水
庫進水量大幅增加,水位升高達30公尺,預期灌區內二期農耕用水當不虞匱乏。
本期稻穀生產量部份,依據農委會農糧處於6月10日之估測結果為1,063,422公噸 ,較去年同期減少73,266公噸 (-6.45%),但較最近5年平均減少110,127公噸 (-9.38%),折算糙米為861,797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6.65%,但較最近5年平均減少9.39%,較計畫目標909,880公噸減少48,083公噸 (-5.28%),每公頃產量約與去年同期相當。
二、蔬菜
時序入夏,天氣晴朗高溫,夏季葉菜類及瓜果類生產漸入旺季,市場供貨充裕,本(5)月主要市場蔬菜交易量為90,974公噸,較上月增加1,976公噸或2.22%;若與上年同期 (2002年5月)比較,市場總交易量則減少4.07%。
就各類蔬菜之交易情形觀察,本月葉菜類之市場交易量為36,877公噸,占市場總交易量之40.54%,交易量較多者為甘藍13,490公噸,占市場總交易量之14.83%,其次為包心白菜6,102公噸,占6.71%;若與上月比較,葉菜類市場交易量較上月略增125公噸或0.34%,由於天氣漸趨炎熱,性喜冷涼之芹菜、菠菜、包心白菜等因氣溫升高,栽培不易,市場交易量分別少31.24%-16.47%及3.97%,甘藍高冷產地初入產期貨源有限,亦較上月減少8.82%,而短期葉菜類則因天候良好生長情形佳,市場到貨量增,其中以蕹菜較上月增加54.95%幅度較大。花果菜類本月交易量為31,303公噸 ,占總交易量之34.41%,交易量較大者為絲瓜3,653公噸,占市場總交易量之4.02%,甜玉米、番茄及苦瓜亦分占市場總交易量之3%以上;若與上月比較,本月花果菜類市場交易量較上月增加2,001公噸或6.83%,各項花果菜類之市場交易數量則增減互見,其中豌豆、花椰菜值生產淡季產量銳減,均較上月減少五成以上,而絲瓜、苦瓜、茄子等夏季瓜果菜類進入盛產期產量大增,則分別較上月增加88.55%-56.74%及42.63%。根莖菜類本月市場交易量為20,227公噸,占總交易量之22.23%,交易量較大者為蘿蔔2,840公噸,占市場總交易量之3.12%,青蔥占2.68%次之,胡蘿蔔占2.18%再次之;若與上月比較,本月根莖菜類市場交易量略減86公噸或0.43%,除蘿蔔、大蒜、胡蘿蔔因值產季末供貨較上月減少外,餘各項根莖菜均呈增加,其中以進入盛產期之竹筍市場交易量較上月增加37.41%幅度最大。
三、水果
因氣溫逐漸升高,果實成熟快,市場果品供貨量明顯增加,本月主要批發市場青果交易數量為79,961公噸,較上月增加6,750公噸或9.22%。
夏季主產瓜果類水果進入盛產期為青果市場交易之最大宗,全月交易量23,135公噸,占市場總交易量之28.93%,較上續增3,342公噸或16.89%;若就單項產品觀察,大西瓜值盛產期,加以氣溫高需求殷,占市場總交易量12.85%最多,其次為芒果,占9,46%,而鳳梨受媒體報導有增強SARS免疫效果,加強採收供貨占9.00%再次之,至黃肉西瓜、木瓜亦各占有市場總交易量5%以上。各項青果之市場交易數量若與上月比較,荔枝、高接梨新上市,桃子、李子持續採收,芒果漸入盛產,市場交易量均較上月增加一倍以上,大西瓜及甜瓜之增幅亦達五成以上;至柳橙儲量有限供貨減少,楊桃、釋迦、蓮霧、世紀芭、洋香瓜等或屆產期產季尾聲,或因產區交替,市場交易量則分較上月減少二至八成不等。
四、毛豬
雖受天氣炎熱影響,豬隻生長緩慢,然因應端午節前肉品需求,本月台灣地區家畜(肉品)巿場毛豬交易頭數合計為673,495頭,較上月增加30,654頭或4.77%,以本月毛豬交易日數27日計算,平均每日交易頭數為24,944頭,則較上月減少1,841頭;若與上年同期比較,市場交易總頭數略增6,345頭或0.95%。若就每頭交易平均重量觀察,豬隻每頭交易平均重量較上月減少1.5公斤為114.7公斤,較上年同期則增加1.7公斤。
貳、農產價格
一、稻榖
5月份蓬萊稻穀產地價格平均每公斤16.14元,較上(4)月份下跌3,12%。主要係高屏地區一期稻作進入收穫盛期 (截至本月底止高雄縣收穫86%,屏東縣收穫92%),新穀登場,供應量增加所致;與上(2002)年及前3(2000、2001、2002)年同期平均比較,亦分別下跌22.10%及11.42%。
二、毛豬
5月份家畜(肉品)市場毛豬交易價格平均每公斤50.10元,較上月份上漲7.97%(本月份毛豬交易頭數為67萬3千頭 ,較上月增加3萬1千餘頭 ,增幅4.77%,平均每頭重量115公斤,則較上月份為低),主因天氣炎熱,豬隻生長趨緩,供應量略減,又端午節將至,應節肉粽內餡需求大幅增加,毛豬交易行情明顯上揚。若與上年同期比較,因豬源減少上漲21.90%;與前3年同期平均比較,亦上濺15.38%。
三、肉雞
5月份產地價格平均每公斤為29.47元,較上月份下跌7.89%,主要受SARS疫情衝擊,外食人口減少,速食餐飲通路萎縮,白肉雞需求轉弱所致;與上年或前3年同期平均比較,亦分別下跌11.10%及5.84%。
四、雞蛋
5月份雞蛋產地價格平均每公斤23.68元,較上月份下跌17.73%,主因上月底本月初SARS疫情擴大,外食減少,整體雞蛋需求轉弱,上旬平均價格跌至每公斤22元低價位,致養雞協會緊急啟動「雞蛋調度預備金」收購雞蛋進行蛋粉及液態蛋加工,及國內大型食品公司增加進貨量,調節近1萬2千箱庫存量,短暫紓緩生產過剩之壓力;中旬以後,蛋價已小幅回升,惟全月平均價格仍明顯下滑。若與上年及前3年同期平均比較,則分別上漲28.44%及16.80%。
五、蔬菜
5月份時序立夏,天氣晴朗高溫,夏季葉菜及瓜果菜類生產加速,惟月中梅雨鋒面過境,干擾蔬菜生產供應,下旬產地價格普遍上揚,全月平均價格與上月比較,漲多跌少,上漲者有花椰菜、蘿蔔、豌豆、甘藍、結球白菜、胡瓜、蒜頭、敏豆及洋蔥等,其中花椰菜及豌豆因供應量減少,產地價格回升四至七成;蘿蔔及甘藍因平地產期結束,高冷地供應量漸增,品質佳,價格上漲四至六成;結球白菜、胡瓜、蒜頭、敏豆及洋蔥等上漲一至二成。行情下跌者有絲瓜、苦瓜、小白菜、竹筍及蕹菜等,其中絲瓜及苦瓜等夏季瓜果菜類供應量增加,價格下跌近三成;、白菜及蕹菜等夏季葉菜下跌一至三成;麻竹筍因進入產季,供應量漸增,下跌二成四。若與上年同期比較,亦漲多跌少,上漲者以洋蔥因上年同期價格偏低,本年期種植面積減少又逢兩害,產量減少二成多,致價格相對上漲3.22倍為最大漲幅;其次花椰菜、苦瓜分別上漲八成八及八成四;下跌者以甘藍及蘿蔔跌幅三成左右較大。
六、水果
5月份夏季水果漸入盛產期,產地貨源持續增加,各單項產品產地價格與上月比較,跌多漲少。下跌者有愛文芒果、香蕉、李、蓮霧、葡萄、椰子、楊桃及西瓜等,其中愛文芒果及李因漸入盛產期,量增而價跌二成左右;香蕉因天熱需求減少,價格下跌一成九;蓮霧、葡萄及椰子下跌一成多。上漲者有鳳梨、木瓜、本地種芒果及番石榴等,其中鳳梨及木瓜據稱可增強免疫力,具有抗煞功能,需求激增,價格上漲四至五成;本地種芒果及番石榴上漲一至二成;鶯歌桃及黑葉荔枝剛上市,產地價格分別為每公斤22元及35元。與上年同期比較,亦跌多漲少,其中鶯歌桃及椰子受開放農產品進口之衝擊,價格分別下跌五成一及四成三;香蕉、荔枝及李下跌二成左右;番石榴、蓮霧及楊桃因上年價格偏低,本年價格相對上漲六至七成;鳳梨為抗煞熱門果品,價格上漲二成。
七、落花生
5月份產地價格平均每公斤為33.56元,較上月份下跌4.52%;與上年及前3年同期平均比較,亦分別下跌43.54%及32.50%,主因2002年二期落花生豐收,充裕供應本年上半年所需,加以上年同期落花生價格偏高所致。
八、花卉
5月份雖逢母親節,惟受SARS疫情影響,大型慶祝與花卉促銷活動停擺,市況平淡,各單項產品產地價格與上月比較,跌多漲少,下跌者有菊花、文心蘭、香水百合、玫瑰及夜來香等,其中菊花因買氣不佳,價格下跌二成七;文心蘭及香水百合下跌近二成;玫瑰及夜來香亦有一成以上之跌幅。上漲者僅有唐菖蒲及香石竹二種,其中唐菖蒲因傳統祭祖需求增加,價格上漲近四成;香石竹因應節需求較殷,上漲一成五。若與上年同期比較,除香石竹上漲一成五外,餘均下跌,其中以香水百合跌幅六成二最大,其次夜來香、文心蘭、菊花及玫瑰下跌一至二成不等。
九、水產品
5月份水產品產地批發價格與上月比較,跌多漲少,下跌者有加臘、黑度旗魚、赤宗、牡蠣、虱目魚、草蝦及鮪魚等,其中加臘因上月份現撈魚貨較多,平均出售價格高,本月價格相對下跌六成四;黑度旗魚價格下跌三成二;赤宗、牡蠣、虱目魚及草蝦等亦有一成左右之跌幅。上漲者有文蛤、白鯧、鯖魚及吳郭魚等,其中文蛤因季節交替後,供應量減少,價格上漲近三成;白鯧及鯖魚上漲二成八;吳郭魚漲幅有限。若與上年同期比較,亦跌多漲少,其中草蝦下跌二成六,虱目魚、文蛤、鯖魚、赤宗及鮪魚等亦有一至二成之跌幅;加臘及白鯧則上漲二成左右。
參、物價指數
一、綜合物價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發布之「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物價統計速報」顯示,2003年5月份台灣地區各種物價指數與上(4)月比較,全面下降,其降幅依序為躉售物價指數1.03%,進口物價指數1%,出口物價指數0.99%,消費者物價指數降幅輕微;與上(2002)年同期比較,進口物價因石化原料、基本金屬、大宗穀物及紙漿等國際行情仍處高檔,類指數上升3.71%;躉售物價指數上升1.69%: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0.31%;出口物價則下降1.60%。
二、消費者物價
(一)與上月比較: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月小幅上升0.06%(不含食物類指數則下降0.49%),主因成衣服飾折扣促銷及新鮮蔬果價格上漲交互影響所致。各大類中,衣著類因逢母親節,成衣服飾折扣促銷,類指數下降2.14%;教養娛樂類因部分報社調降報紙售價,及受SARS疫情影響,旅行業者調低國外旅遊團費及旅館住宿費,類指數下降1.17%;交通類指數因通訊設備及國際油價下跌,類指數下降0.38%;居住類因水電燃料費下跌,類指數下降0.14%;食物類則因蔬果、魚介價格上揚,類指數上升1.23%;雜項類因香菸及檳榔價格上漲,類指數上升0.30%;醫藥保健類因醫療器材價格上揚,類指數上升0.16%。
(二)與上年同期比較: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年同期上升0.31%,其中醫藥保健類因健保局自2002年9月起調高區域醫院以上之醫療費用,類指數上升5.16%;衣著類因成衣服飾及其配件價格回升,類指數上升3.03%;食物類因新鮮蔬果、蛋類、魚介及肉類價格上漲,類指數上升1.92%;雜項類因菸酒價格上漲,類指數上升0.69%;教養娛樂類因經濟不景氣,教養及娛樂費用均減少,類指數續降1.99%;居住類因房租持續下跌,類指數下降0.92%;交通類指數變動輕微。
三、食物類消費者物價
5月份食物類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月上升1.23%,各大類中,新鮮蔬菜類因梅雨影響產地蔬菜生產供應,貨源減少而售價上揚,類指數上升10.17%;新鮮水果及魚介類指數分別上升4.11%及1.59%;米及其製品類指數小幅回升0.27%;蛋類則因需求減弱,價格下跌,類指數下降11.12%;肉類因白肉雞需求減少,價格下跌,類指數下降0.23%。若與上年同期比較,食物類指數上升I.92%,主要係整體蔬菜供應量減少,價格上揚,蔬菜類指數上升13.69%所致;其次,蛋類指數因上年同期價格低迷本年回漲,類指數相對上升11.76%;新鮮水果類因受開放進口之衝擊,上年國產水果價格偏低,本年回漲類指數上升9.44%;新鮮魚介及肉類指數分別上升3.74%及0.82%;米及其製品類指數則下降1.16%。
四、農業產品類躉售物價
5月份各類農業產品之躉售物價指數與上月比較,漲跌互見,其中農產品上漲5.77%;林產品上漲1.47%,水產品則下跌2.96%,畜禽產品下跌O.30%;若與上年同期比較,全面上揚,其漲幅依序為農產品18.08%,林產品9.80%,畜禽產品9.65%,水產品1.80%。
〈摘錄自農政與農情第133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