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農業網站成為各種農業會議的熱點。這表明互聯網這一新生事物進軍農業及其相關產業的行動已經開始。與其他新生事物不同的是,互聯網技術從它的誕生到應用,只經歷了很短的時間,互聯網和農業結合已經開始,這是互聯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農業產業自我改造自我發展的需要。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尤其是中國在加入WTO以後,農業的發展必須實現產業化、規模化經營,走大市場、大流通的路子,真正把農業及附屬產業的資源配置權交給市場這只無形的手。這就要求農業的資訊渠道、流通渠道要順暢合理,農業的產、供、銷要形成一個一條龍的整體。但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營模式,造成了資訊流、物流的不暢,並形成了制約農業產業升級的瓶頸因素,農業資訊化水平低下,生產、銷售和需求三個環節無法正常實現鏈結。
有專家指出:未來的農業就是市場農業,而市場農業,需要資訊的支援。中國農業要同世界農業接軌,首先是資訊要同世界接軌,只有建設完善的國際化的資訊服務體系,中國農業才能實現騰飛的夢想。全方位地疏通農業的資訊渠道、流通渠道是一個紛繁複雜的工程,也是合理配置農業資源的主要手段。傳統媒體,如廣播電視、報刊、展示會等曾一度承擔了農業資訊化服務的重擔。隨著農業市場化、產業化程度的提高,作為新興媒體的互聯網具有更快速度、更低成本、更廣泛傳播範圍及即時在線、資訊共用的特點,這一切都是互聯網技術能夠在農業資訊化發展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基礎,是傳統媒體所無法比擬的。
互聯網不僅能為農業產業提供市場行情、價格走勢等資訊服務,還能夠以其便捷的虛擬市場來幫助農業實現有效的物資流通。資訊服務與虛擬市場相結合的雙向互動服務將成為未來農業資訊服務體系的主體框架,並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最近的一次農業網路建設發展研討會上,筆者注意到與會代表對農業網路化建設表現出了極大興趣,各方觀點反映也不盡相同。持觀望態度的人有之,持踴躍支援態度的人有之,持懷疑眼光的人亦有之。所以產生這種情況,完全是因為長期的資訊閉塞匱乏加上人們目前對互聯網知之甚少造成的。
隨著認識的提高和互聯網在農業上的深入,人們對網路的觀念將有所轉變。即使多數人對網路進軍農業持熱烈歡迎的態度,但是由於個人意識、敏感度等偏差,造成了認識的偏差,仍然可能導致一個企業在資訊化時代的落後,最終被淘汰出局。我們應該看到農業與網路的完美結合是需要一個過渡時期,這個過渡期的長短除了取決於網路公司的推動和政府部門的介入引導外,還取決於農業從業人員自身意識水平的提高。在網路遭遇"寒流"的今天,無論哪一種類型的網站都應找准自己的定位,這一點對於具有特殊行業背景的農業網站來講,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農業網站它決不是發財的夢想,更不是淘金的樂土。眾所皆知,中國農業是一個包涵範圍廣、相關產業多、涉及面極大的產業。無論是農資、飼料、糧油、畜牧還是土特產、林業、漁業都自成體系,其各自的市場特點、發展程度、相關的技術與生產特徵均不盡相同。
因此在網站專業化的潮流下,一個全面或者行業性的農業網站怎樣把自己做成一個資訊詳實豐富、功能完善的資訊平臺是在網站發展的最初就當確定的。同時由於農業產業固有的特性,怎樣做到網路與農業的良好相容同時又不失農業行業的特點是一個很難完美處理的問題,這不僅需要網路公司鉅額的資金投入,農業市場的專業人才以及完整周密的市場策劃都是不可缺少的。網站、商業計劃、風險投資,幾乎成了網路天才們創業發家的定式。聽膩了新浪、搜狐、雅虎創業的故事,我們要告訴人們的是:農業需要互聯網,但農業網路技術就象農業本身一樣更實實在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