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銷分析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市場行情 > 產銷分析 > 綜合分析
2003年上半年農業生產及產銷調節措施

資料來源:農政與農情
所屬地區:台灣

一、總體農業生產情勢
本(2003)年上半年農業生產指數較去年下降2.65%,今年上半年氣候尚稱平順,並無重大農業災害,減產主要原因是受加入WTO開放農產品進口影響,因此上半年農作物種植面積減少,毛豬飼養規模縮減。
在農產品貿易方面,2003年上半年農產品出口值較上年同期增加6.8%,其中水產品因最大宗之魚類及其製品出口繼續成長而增加13%─幅度最大;而農作產品亦在蔬菜、果品以及製品均有二成以上增幅而增加7%次之。
至於進口方面,2003年上半年農產品進口值較上半年同期增加11.9%,除水產品進口值減少8.1%,餘如畜產品進口值增加15%;而農作產品因穀類、蔬菜、水果及其製品等進口值增加,致農作產品進口值增加12.5%。
本年上半年農林牧產品的 售價指數較去年同期增加6.84%。其中雜糧、特用作物分別較去年增加;蔬菜由於去年價格偏低,今年上半年較去年同期增加;但是稻穀、果品及家畜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
二、主要農畜漁產品產銷分析及調節措施
基於照顧農民,本會隊友產銷失衡之虞的農產品,均依本會所擬「農產品產銷預警狀況處理表」及行政院核定之「農產品短期價格穩定措施」採取調節措施分述如下:
(一)稻米
1‧產銷分析
一期作種植面積16萬公頃,較上年同期減少1.7萬公頃;糙米產量85萬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7萬公噸,今年依WTO承諾需進口14.4萬公噸,加上去年餘額4萬公噸將進口,因後市不明,致糧商為積極進場購穀。
2‧調節措施
本會除加強辦理保證價格收購外,並提供資金請農會及糧商進場購穀。另鼓勵農民稻穀寄放公糧倉庫,減少市場流通量。近期穀價每公斤15.5元,已趨平穩。
(二)蔬菜
1‧產銷分析
上半年蔬菜產量202萬公斷,較去年同期減少16%,惟部分品項因氣候因素,發生短期性供需失衡。
2‧調節措施
本年2-3月大宗蔬菜、大宗發生短期性供過於求,經採調節措施,價格已趨平穩。另目前麻竹筍值盛產期,加工用原料筍因受進口影響,收購價格降低,正積極輔導收購加工,預定收購4千公噸。
(三)水果
1‧產銷分析
上半年無重大天然災害,水果產量111萬公噸,增產8%,加工進口水果增加,產銷壓力大。本會已四度招開水果產銷資訊會議,對 有產銷失衡之虞的水果採取調節措施。
2‧調節措施
辦理展售促銷、輔導冷藏加工、開拓外銷等,計辦理芒果8,451公噸、荔枝1萬1,455公噸、香蕉378公噸、寄接梨9,867公噸;另正規劃辦理木瓜2,850公噸、番石榴500公噸、文旦柚3,598公噸。另上半年水果外銷較去年同期增加31.7%。
(四)花卉
1‧產銷分析
上半年花卉產量2.1億打,較去年同期減少1%,惟因受經濟不景氣及SARS疫情影響,消費呈現低迷。
2‧調節措施
經本會於4、5月間辦理一系列花卉展售活動,花價已回升。
(五)落花生
l.產銷分析
一期作落花生產量3萬4,513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2%。另尚有關稅配額量將陸續進口且正逢夏季消費淡季,價格下滑。
2.調節措施
本會已輔導農民團體及加工廠進場收購,並補助倉租,以減少市場流通量,目前正積極辦理中。
(六)茶
1.產銷分析
上半年產量1萬3,278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9%。惟近期東部及北部茶園因久旱未雨,造成部分茶樹枯乾。
2.調節措施
本會採取專案補助受損茶園復園措施。每公頃補助5.5萬元。受損茶園多屬水源不足、灌溉困難地區,將由本會水保局規劃設置大型100噸以上公共蓄水池,另個別茶園之蓄水池及灌溉管路,由本會補助三分之一經費興設。
(七)畜產
l.產銷分析
毛豬在養頭數675萬頭,較去年同期減少3%。上半年毛豬平均價格每公斤48.5元,較去年同期上漲20.9%。家禽及雞蛋上半年產量與去年同期相當或微增,惟4月份起受SARS疫惰影響,價格下跌。
2.調節措施
毛豬已完成產業結構先期調整。家禽及雞蛋經本會協調業者採取減產、促銷、加工及淘汰母雞等措施,目前價格已回升。
(八)漁產
1.產銷分析
上半年養殖面積較去年同期減少7%;沿近海漁業因政府長年投放人工魚礁,放流種苖,上半年產量已達年度生產目標之63%;遠洋漁業上半年生產量為47.5萭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7%。
2.調節措施
鯖、魚參魚價格偏低。本會運用進口損害救助基金購儲,目前價格已回升。另針對可能發生供需失衡之虱目魚,已核定「虱目魚實物平準計畫」,預定購儲4千公噸。
三、結語
(一)本年上半年風調雨順,農產品之產量與品質較去年表現佳,農民收益在穩定中獲得保障。惟部分因豐產有產銷失衡之虞產品,本會均已採取措施,以穩定價格,確保農民收益。
(二)部分貝競爭力產品,如水果、蔬菜、花卉、水產品出口值增加,顯示本會推動的產業結構調整及國際行銷已有初步成效。
(三)針對下半年主要農產品,如文旦、柑橘,本會已建立產銷預警制度監控,預擬相關措施因應。
(四)本會將遵循行院院游院長於第五次全國農業會議指示,積極辦理創新研發及國際行銷,建構新的競爭利基,加速農業升級。
〈摘錄自農政與農情第13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