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源豐富消費人群多政府大力扶持農業結構不斷調整發展綠色產業,不僅有利於保護環境,而且對工業的發展都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以目前在中國發展較快的綠色食品為例,除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外,還能直接增加農民的收入,擴大農產品的出口創匯,真正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作。
中國農業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面臨著結構調整、產業升級、農民增收、生態環境治理、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性和市場競爭力的嚴峻挑戰,這既為綠色食品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也對綠色食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儘管相對於整個農產品和食品總量來說,開發規模還很小,但這項工作已經顯示出重要的意義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專家們認為,就國內而言,其市場優勢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收入增加引發市場需求的變化,安全優質的綠色食品日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二、農產品供求格局的變化引發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開發綠色食品成為結構調整的一個重要領域。近年來,綠色食品以每年20%-25%的速度增長就說明了這一點。
三、西部地區開發戰略的實施也將推動綠色食品的發展。1999年,政府作出了開發西部的戰略決策,重點是基礎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這將為開發綠色食品提供十分重要的資源。
四、加入WTO將對中國農產品生產和貿易產生深刻影響,發展綠色食品將有助於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從國際上看,目前,全球農業發展的模式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一種類型是常規農業,這一模式追求的主要是經濟目標;另一種類型是有機農業,這一模式主要追求的是生態目標;第三種類型是有限度地使用化學合成物的可持續農業,這一模式追求的是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重目標。中國綠色食品兼顧了可持續農業和有機農業的特點,更具有現實的發展空間和成長性。所以,綠色產品必然要點燃我國食品市場的新戰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