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近年來羅非魚被視為傳統白肉魚種的替代品種,正日漸受到歐美市場的青睞。目前美國已成為美洲消費和進口羅非魚的最大市場,其消費量從1980年的零發展到2000年的9萬噸,羅非魚的進口量高達4萬多噸,且每年進口數都有大幅增長。中國近兩年來也越來越多地提供羅非魚出口至美國市場。
據介紹,僅在2000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整尾冷凍與生鮮羅非魚便達1.3萬噸,價值2769萬美元,成為美國市場羅非魚的主要供應國。2001年以來廣東湛江和海南等地的羅非魚還持續供應美國市場。近幾年,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一些國家均在積極發展羅非魚養殖,品種以尼羅羅非魚為主。據有關資料介紹,目前全球羅非魚年總產量近100萬噸,而羅非魚最主要的生產地為中國大陸,2000年羅非魚產量達63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60%;以下依次為埃及、泰國、菲律賓和印度。
羅非魚的消費市場突破了生產國本身。另據有關資料表明,近幾年來,歐洲正逐漸成為重要的新興羅非魚消費市場,且價格較好,在當地的銷價為每公斤4美元左右。據介紹,歐洲羅非魚市場的消費類型主要有三種形式:即生鮮冷藏切片、低溫切片與冷凍切片。在歐洲市場中,法國人接受各種類型的羅非魚切片,德國、荷蘭、比利時、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則接受生鮮冷藏的羅非魚切片。國際市場對羅非魚的巨大需求,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極好商機。各地可根據美國、歐洲市場需求情況,積極組織好羅非魚生產和加工出口。羅非魚在我國生產成本低廉,在美國、歐洲市場具有很大的銷售空間和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