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壇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專家論壇 > WTO兩岸對策
台灣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交易資訊化及Internet的行銷應用

資料來源:2000中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管理與網絡建設研討會
所屬地區:大陸

台灣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交易資訊化及Internet的行銷應用
主講人:台灣策進會農業資訊化經理張永隆
一、前言
近年來,台灣農副產品在面對貿易自由化及國際化的潮流下,產量與產值已大幅提升,但如何縮短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活躍市場交易、提高農民所得,應是現在最重要的課題。而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在行銷導向的現代農產品交易市場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如何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公開而有效率的市場營運機制,以面對加入WTO行動及積極提高農民所得的呼聲壓力下,利用資訊科技及Internet特性,建立一個尤產品即或、分獲、議價/拍賣、到結算一貫交易資訊化,及協助農民擴大農產品銷售管道,為今日討論的主題。
批發市場的自動化作業範圍應包括:產地之加工、分級、包裝、運輸、裝卸、電子交易、拍賣及資訊傳播,本研討將僅對交易流程的和合理化、產品的分錦編碼、交易方式及電子結算等方面作深度的剖析與探討。希能發揮批發市場成立五大功能:
1、輔導共同運銷,簡化通路,照顧農民利益。
2、推動分級包裝,改進品質,提高商品價值。
3、執行公平交易,公開競價,發揮市場價格機能。
4、加強產地服務,調節貨源,滿足市場需求。
5、有效經營直銷中心,評價供應,嘉惠消費大眾。
二、批發市場交易方式實例
(一)台灣最大農產品批發市場:台灣農產運銷公司介紹
A、前言
台北農產公司創立於公元1777年10月10日,總資本額五千萬元人民幣,分由農民團體、果菜販運商及省市政府共同投資組成。以民營企業公司型能經營批發市場集超級市場業務。
1974年12月1日受台北市政府委託經營台北市第一果菜批發市場,1985年9月開設第二果菜批發市場,作為大台北果菜集散的主要樞紐,每天進場貨量約有1900多公斤(蔬菜1200公斤,水果700公斤),第一果菜市場內設總公司辦公大樓、冷藏庫、供銷服務中心、拍賣場集果、菜零批場;第二果菜場設有拍賣場、果、菜零批場及冷藏庫等營業設施,現有承銷人2175人(含助理人),一般供應人1957人及農民團體共同運銷453人單位。並於1981年迄今陸續成立17家超市連鎖經營,另設立生鮮食品供應中心、果菜供銷服務中心及採購配送中心為後勤單位,20餘年來對建立完善交易制度,盡力經營,不遺餘力,目前已稍具規模。
B、營業時段
1、拍賣場
夏季(五月~十月):蔬菜拍賣交易時間為凌晨03:30~06:50時;水果拍賣交易時間為凌晨04:00~08:00時。冬季(十一月~翌年四月):菜拍賣交易時間為凌晨03:40~06:50時;水果拍賣交易時間為凌晨04:00~08:00時。
2、零批場
蔬菜零批場營業時間為凌晨03:00~12:00時;水果零批場營業時間為凌晨04:00~13:00時;17家超市營業時段依據地緣及商圈之需要而訂定。
3、營業額
以1996年而言:批發市場管理費收入為八千七百五十萬元人民幣;超級市場營業收入為七億六千七百五十萬元人民幣,合計為八億五千五百萬元人民幣。
(二)交易方式
1、果菜拍賣與議價作業流程
依據台灣農產品市場交易法第二十五條規定:「農產批發市場之交易以拍賣、議價、標價或投標方式為之。」目前本公司所採用者為拍賣、議價兩種交易方式,而以拍賣為主,議價為輔。
所謂拍賣是指拍賣員站在公正立場,在公開、公平的環境下,由果菜承銷人出價競購的交易方式。
拍賣的好處如下:
1、公開拍賣、公平競爭,形成公正價格;
2、大量交易節省時間;
3、避免不法事情的發生。
果菜用拍賣的方式,好處固然很多,但是限於果菜的某些特性,如:冬瓜、甘蔗、近郊菜等,無法採取統一固定之包裝者,則由拍賣員代表供應人根據行情,按其品質與承銷人議定價格的交易方式稱為議價。
三、兩岸農業交流網的建設規劃
(一)前言
眾所周知,各類大型商品展示交易會雖有效地促進了台灣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國際交往。但受其地域、時間、費用等因素的影響,參展範圍大多侷限在大型企業、經銷商及貿易公司。而眾多的地區生產者、中小型供應商和企業要想直接地向世界各國廣為宣傳、展示其投資環境、資源、企業理念和各類商品,確實難以做到,或耗費大量時間、金錢與人力,而成效有限。而今,隨著世界現代科技迅猛發展,國際互聯網電子商務以其高效率、高收益、低成本和全球性的特點,發展日新月異。目前,國內外用戶已達三億之多,網上貿易涉及世界各國、個行業、各領域,年貿易額近百億美元。
由於電信、交通、資訊快速發展,加上全世界均將因共同加入WTO,創造一個無關稅障礙的地球村,為適應此國際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為兩岸及亞太企業家創造相互了解、互通有無、共創商機,達到亞太國家及經濟加速發展的目的。
(二)發展方向
按規範化模式發佈亞太地區及招商及農業貿易信息,提供投資環境、投資政策和法令規範。
1、建立現代化的〝網上交易中心〞、〝網上平價市場〞,按規範化模式,通過網絡提供產品規格、式樣、等級標準、報價及交易模式等,與金融機構配合,達到網上交易之目的。
2、建立〝產品評價中心〞、〝市場調查中心〞、〝新產品推廣〞、〝促銷中心〞,接受網員、客戶委託,通過網絡對其產品進行市場調查、推展以及對產品、企業進行品質、信譽等做出評價。
3、為亞太地區同業建立〝網上會員〞卡,網員全憑借卡號密碼進行網上交流。
4、開創農業商機電子報為會員提供的一項專業化的信息服務。為了提高效率、節省用戶的時間,將把每天新增的商業機會信息在當天通過電子郵件直接發送給訂閱此類信息的會員。會員可以訂閱全部,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某幾類訂閱。
(三)開拓程序
1、首先設計規劃繪製網上交易宣傳廣告、提網、以群發方式向亞太所有國家地區的網路用戶發佈教議會舉辦的信息,以其引廣泛關注、及時訪問。
2、交易會。發展企業提供網上主、副網頁展台各一,及兩頁國際標準16開圖文並茂的採頁,展示企業形象及產品內容,這兩盞台內容由企業設計后提供或承辦者設計製作。
3、按參展單位及商品類別陸續進行發佈、展出:
A、電子郵件採用群投遞;
B、電子刊物刊載;
C、互聯網信息公告樣廣泛發佈;
D、國外行業企業機構推廣、及網路傳真、電話、重點客戶發信函等方式予以展出發佈,確認類別後,按報名順序發佈。
4、網路中心以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接待來自國內外的網路參觀訪問者並自動監視、收集、記錄、處理國內外客戶購買,反饋信息。
5、客戶信息反饋:交易會展出發佈後,客商信息將以兩種形式反饋:
A、客戶直接與相關單位通過e-mail、傳真、電話、地址進行連絡;
B、客戶將信息反饋到兩岸農業交流網信息中心,服務人員將相關信息採取多種方式及時轉發給相關參展單位。
6、對不具備獨立辦理經濟、技術、貿易、進出口業務的農貿企業,商務中心將提供進出口業務全程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