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農業信息

農業智庫

線上展覽

農業商務 市場行情 農業名錄 入口網站
 
 
 您好  農業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專家論壇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專家論壇 > WTO兩岸對策

中國加入世貿一周年 適應與應對


資料來源:中農網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今年是中國入世的第一年。在開局之年,從中央到地方辦了不少有關WTO的高級研究班。認真學習、深入研究世貿組織規則,以適應新形勢,做好各項應對工作,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目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還有好多不適應,至少有幾個方面不適應。

  思想觀念不適應。世貿組織如果還不能說是完全自由貿易,但市場必須要開放,人家的商品要准許進來,我們的產品要爭取出去,不能封閉,不能壟斷。但是,我們不少地區甚至不少部門思想保守、落後以及地方保護主義作祟,自覺或不自覺地總想維持自我割據、壟斷經營的局面。比如,甘肅提倡和要求“喝隴酒,飲隴茶,抽隴煙,吃隴果,食隴菜”來發展經濟;有的地方在市場上規定“政府專用”商品,由行政手段推銷本地產品,抵制外來優質商品,等等。

  行政制度不適應。行政制度的優劣可以從多方面來評價,但是最核心的、最根本的評價指標是廉潔高效。能廉潔未必能高效,能高效也未必廉潔。入世後為了提高效率,保持廉潔,中央特別抓了兩件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政務公開。但是思想阻力都很大。“沒有審批我們幹什麽”。簡化審批手續不容易;習慣暗箱操作,喜歡暗箱操作,留戀暗箱操作,開展政務公開相當難。

  法律法規不適應。遊戲不能沒有規則,入世更需遵守規則。必須依法行政,使經營活動符合國際規則。在這方面我們同國外相比差距不小,需要加快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修、廢、立作。特別是在對外交往中,我們的法制觀念比較淡薄,或者說不強,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更大。“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下不依法辦事經常發生。不遵守國際規則是要賠償的,甚至可能引起國家之間的糾紛。

  政策創新不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就意味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階段,新階段既要有新頭腦、新觀念,也要有新政策、新辦法。比如中國的關稅政策入世後就發生了新變化,我們做了對外承諾,不改變舊政策,就要失言失信。但是在有些方面的配套政策出臺還不及時。需要抓緊時機,科學地制定出符合新形勢、新情況的新政策。

  人才需求不適應。入世後我們會感到各方面工作會有不少欠缺。但是,最缺乏的是人才,急需培養一支能適應世貿組織要求的高素質人才隊伍。這支高素質隊伍,或者擴大一點說我們整個公務員隊伍,需要具備和加強應對WTO的五種意識。

  第一,服務意識。轉變政府職能可以從多方面去研究,簡單地講也就是兩句話、十二個字:少包辦,多放權;少干預,多服務。加入世貿組織後,必須加強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公務員必須轉變“官本位思想”。樹立現代服務觀念,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從方便自己向方便公衆轉變。我們的公務員如果都是為人民服務的勤務員,而不是做官當老爺,一切事就好辦了。

  第二,效率意識。加入WTO,對外工作既講效益,也講效率。時間是金錢,效率是生命。WTO的許多條款都有明確而嚴格的時間限制。該辦的馬上辦,不能拖到明天。如果效率低下,輕則喪失時機,損失經濟利益;重則也會引起糾紛。

  第三,競爭意識。加入世貿組織將大大地推動經濟市場化程度,商場如戰場,國內競爭日趨激烈,國際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競爭是無情的,“適者生存”、“優勝劣汰”。要樹立山東青島海爾企業的那種競爭意識,既佔領國內市場,也佔領國際市場。

  第四,法律意識。WTO是建立在法治基礎上的國際經濟體系。加入世貿,互相交往,互惠互利,都要以法律為依據,真正實現“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大於法”、“以權壓法”在國際上是行不通的。政府必須從依法行政入手,建立符合W TO法治精神的工作制度。從體制和思想上與WTO規則接軌。作為公務員必須強化法律意識,克服以言代法,有法不依,執法犯法的現象,嚴格依法辦事。在具體行政時,必須做到許可權合法,內容合法,程式合法,即所有的行政行為,從方式、步驟到時限,都要符合法律法規。

  第五,科學意識。對廣大公務員來講,當今面臨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和入世後國內國際市場變化多端,經濟社會管理日益複雜,必須要強化科學理念。用科學的態度對待發展中的問題,實事求是,科學決策,科學行政。同時,也要善於借鑒和運用現代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新成果、新手段,改進政府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提高自己的素質和工作能力。
作者:武樹幟〈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兩岸農業商務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