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點叉尾,又名美國鯰魚。原產於北美洲,是一種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均較高的淡水名貴養殖品種。
一、池塘選擇養殖斑點叉尾的池塘應選擇在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的場所建造。經驗表明,斑點叉尾正常生長要求的溶氧為3mg/L以上,溶氧若大於5mg/L時生長良好,溶氧低於5mg/L時生長緩慢,且飼料係數大。因此,進排水不便的池塘需配備增氧機,否則不宜養殖該魚。池塘底質以壤土為好,養殖水深1.5~2m。
二、放養前準備
1.清淤消毒老池塘要先將池水放幹,把池底過多的淤泥清除出塘外。畝放生石灰l00kg或者用30ppm的漂白粉進行消毒。消毒後曬池兩個星期。曬塘期間修好進排水閘,以利養殖期內及時換水。
2.肥塘用60目篩絹網做成錐形網袋過濾進水,使池水深60cm,畝施有機肥100kg或化肥(尿素等)2ppm。逐漸加水到1.5m。如果投放40g/尾以上的大規格魚種,亦可以不肥塘,曬塘後直接進水至1.5m,把池水的pH值調至6.5~8.0即可投放魚種。
三、苗種放養為縮短養殖周期,做到早放養、早上市,池塘單養斑點叉尾宜放養10~20cm的大規格魚種,一般每畝放養1000~1500尾。魚種選擇要求規格一致、體表無傷、活力強。魚種下塘前用5%的食鹽水浸泡5~10分鐘消毒。
四、飼料投餵
1.飼料的選擇及投餵量投餵的飼料要求新鮮、適口,放養初期飼料蛋白含量要求30%~35%,養殖中後期蛋白含量可降至25%~28%。有條件的可投餵小雜魚、冰鮮魚、福壽螺或蝸牛,福壽螺和蝸牛必須煮熟切碎。投餵量在放養初期為魚體重的3%~4%,個體重達500g後為2%~3%。
2.投餵方法斑點叉尾喜歡弱光攝食,故投餵時間應選在黎明及黃昏。斑點叉尾有群聚特性,通過馴食,可按“四定”方法(即定時、定點、定質、定量)進行投餵,以提高飼料利用率。
五、日常管理與防病為避免養殖後期因池水過肥而形成“水華”,每畝池塘應搭配放養鰱60尾,鱅40尾。當魚個體重達250g時,每晚9時至次日淩晨4時應有微流水通過池塘,水源不便的池塘應啟動增氧機,以保證池水溶氧含量。定期潑灑生石灰,既可調節水質,又可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斑點叉尾具有抗病力強的特點,因此只要管理好水質,一般不會發生疾病。養殖中後期,每半個月投餵藥餌3~5天,藥餌用大蒜素和Vc拌飼製成,不但可增強斑點叉尾的抗病能力,還可促其生長。
六、收穫斑點叉尾個體重達450~650g之間市場售價最好。當個體重達450g即可陸續起捕上市。一般用拉網捕撈,捕大留小。池底平坦的池塘一般第一網起捕率達70%以上,高者可達90%。捕前10小時應停止投餵。
〈來源:中國漁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