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班牙在地中海沿岸幾處養殖場中罹病及健康之歐洲鯛(Sparus aurata)及海鱸(Dicentrarchus labrax)的內臟或潰瘍中取樣分離出哈維螢光弧菌,此病菌之出現和季節有緊密關係,幾乎全出現在溫暖季節(6月至11月),且其在歐洲海鱸之盛行率高出歐洲鯛。
經過表型特化(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處理可從歐洲海鯛、海鱸選別分離出45個菌株,以及先前自同水域的野生赤鯮(Dentex dentex)中取得幾個分離菌株,皆經由自動RNA型及逢機增殖多型性DNA(RAPD)分析法取得分子型。經以聚落分析野生菌株資料後確立8個RAPD型及13個RNA型,而結合此兩種技術則能鑑定出14種不同族群,並可以清楚分辨所有突發病情及樣品。由罹病之海鯛、海鱸及無病徵的海鯛分離出幾個菌株,藉由體腔內注射方式以測試其對兩種魚類的致命性。所有分離出的11個菌株都會對海鱸致病,其中9株的LD50值介於1.5×105及1.6× 106菌落數/魚(cfu/fish)。而鯛卻不受其中7個測試菌株的影響。本文是哈維弧菌對海鱸致病性的第一篇報告。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葉信平摘譯自
Syst Appl Microbiol. 2003 Jun;26(2):284-92.
〈來源:農業科技新知第21期〉